日光温室高温大棚小型无籽西瓜栽培技术
2018-09-08 来自: 寿光市农禾温室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1442
大行距120 cm,小行距60 cm,株距50 cm,每667 m2定植850株(注:大行为平面;60 cm的小行成“W”形,“W”形的中间凸起20 cm的平面,比两边高5 cm,单行西瓜定植在中间的平面上)。采用四蔓两瓜整枝方式,用苗量少,坐瓜晚,上市晚。 5 整地施肥, 667 平方施腐熟有机肥2 000~2 500 kg或成品有机肥15~20袋(50 kg/袋)、饼肥或玉米面50 kg、三元复合肥(15-15-15)50 kg、磷肥50 kg。重茬地667 m2采用多宁(西班牙进口的硫酸铜钙)500 g+甲基硫菌灵1 000 g混合撒施杀菌;虫害667 m2采用阿维菌素或毒死蜱3 kg撒施防治。腐熟有机肥和全部的复合肥、磷肥普施翻地,翻地要整平,南比北低5 cm。饼肥或玉米面集中施到丰产沟内。 6 定植前准备, 提前覆盖地膜,起垄后小行浇透水,大小行覆盖白色地膜,以提高地温;正常揭盖保温被,以提升棚内温度;准备大盆或在地上挖坑(铺上膜),以便定植前幼苗用药剂蘸根。 7 定植,定植前2 h,用噻虫嗪2袋(10 g/袋)+嘧菌酯1袋(10 g/袋)+20 kg水蘸根,一般可蘸西瓜苗1 000~1 500株,若干旱蘸根时间稍长,等幼苗恢复以后再定植。定植前浇大水,灌透,待水下渗后定植,大、小苗分开定植,小苗定植到棚中间,大苗定植在低温处,使幼苗长势均匀。定植以细土埋住苗坨1 cm为宜,不要用手挤压。定植后浇缓苗水,发现根部悬空及时覆土。注意不要追施氮肥,前期长势较慢,有利于根系向土壤深部生长。适当划锄促使根系下扎,防止营长过剩不坐瓜。发现有害虫时,用辛硫磷拌麦麸撒到幼苗周围即可。 8 生长期管理, ①苗期 苗期温度不宜太高,最低温度15~18℃,最高温度28~32℃,防徒长,培育壮苗。在早摘心的情况下,选留靠近基部的4条长势健壮、长度基本一致的侧蔓,3条作结果枝,1条作营养枝,4条蔓同时分2行吊起。棚内湿度白天以不大于70%为宜。西瓜雌花开放时,用10 kg黄豆加糖煮,制成糖豆,然后与麦麸10 kg、米糠10 kg、磷酸二铵0.5 kg、草木灰18 kg混匀,即成为增甜肥,每穴200~250 g,能提高西瓜含糖量。 ②伸蔓期 可适期灌水,要一次性灌透。视长势追肥,小型无籽西瓜坐瓜前一般不用追肥。注意防治虫害,可用25%阿克泰(噻虫嗪)4 000~4 500倍液、1.8%阿维菌素乳油3 000~4 000倍液或100亿个活芽孢/g的Bt乳剂500~800倍液等喷雾。 ③开花坐果期 a.温度管理。最高温度32℃,最低温度18℃。 b.坐果节位。4条蔓同时留第2个或第3个雌瓜(瓜离基部120 cm以上),选其中3个留瓜。 c.人工授粉。在晴天8:00~10:00进行,也可用坐瓜灵蘸花授粉,授粉后挂牌标注日期。d.浇水施肥。尽量避免打药,以免影响坐果。小型无籽西瓜中后期长势极旺,在授粉前10 d不宜大水大肥,以免徒长。 ④果实膨大期 a.温度管理。最高温度32℃,最低温度18~20℃。 b.水肥管理。授粉7 d后即进入果实膨大期,浇大水1次,视情况追肥,以钾肥为主,不施氮肥。切不可缺水,以免影响品质及产量。授粉20 d以后,停止浇水、施肥、打药,加大通风量,昼夜温差最低不可少于10℃,便于糖分、养分积累。此期间如果湿度过大,病害容易发生,要及早发现、防治。用地衣芽孢杆菌水剂200倍液、50%多菌灵500倍液、70%敌 克松(敌 磺钠)800~1 000倍液灌根,交替用药,7~10 d 1次,连用2~3次,每株灌药液250~500 g。
c.果实处理。当瓜长到拳头大小时,用网袋吊瓜或用绳子拴住瓜把吊起。 9 果实采摘
授粉35~40 天后,小型无籽西瓜成熟。由于积温不同,成熟日期可能提前或延后,可切开2~3个样品瓜看一下成熟度,并测定含糖量,确定采摘期。摘瓜时一定要带瓜柄,柄有多长留多长,既可保鲜,也是商品性的标志。采摘时,按瓜外形、大小分级采收,有疤、虫咬、畸形的单独采摘;按单瓜质量在1.5 kg以下、1.5~3 kg、3 kg以上3个等级采摘。